6月28日上午,“我们一起去看海”全媒体宣传活动记者团来到上海海事局船员考试中心,了解我国建设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际级综合性专业船员考试评估基地。作为全国首个综合性船员评估示范项目,这里主要承担了海船船员适任能力评估、专业技能认证等职能,通过集中化考试评估服务,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船员评估管理模式。
在航海模拟器中,记者体验了一次“驾驶”。
上面这两段小视频中提到的“爱达·魔都号”是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全长323.6米、型宽37.2米,最大吃水8.55米,拥有乘客舱室2125间,最多可容纳5246名乘客。作为一项纷繁复杂的“巨系统工程”,“爱达·魔都号”的建造难度和复杂程度相比普通货船呈指数级上升。这艘船的交付让我国成为继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芬兰、日本之后,第6个具有大型邮轮建造能力的国家。
展开剩余68%图1 “爱达·魔都号” 图源/新华社
为增强船舶稳定性,“爱达·魔都号”船体两侧安装有一对单片超过20平方米的减摇鳍,可直接把船体横摇幅度降低88%;为提高船舶操纵性,“爱达·魔都号”装配了360度回转的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并在船艏安装3台艏侧推;为优化乘客体验感,“爱达·魔都号”全船覆盖5G网络技术......最重要的是,通过借鉴国外丰富的建造经验和整合船舶工业全产业链条的宝贵资源,“爱达·魔都号”项目组先后攻克了重量控制、减振降噪和安全返港这三大贯穿邮轮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技术,为我国后续大型邮轮的建造和发展夯实基础。
除了大型邮轮设计建造领域的科研攻关,相关规范体系的建立和船舶检验技术的支持也是促进我国邮轮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船级社(CCS)于2015年成立邮轮技术专项研究小组,根据邮轮核心技术和国内开发需求建立符合中国文化特点和游客需求的邮轮规范技术标准,为我国开展邮轮设计与建造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2017年,在对大量国际相关技术标准和港口国政府要求展开研究的基础上,依托业界广泛合作和大力支持,CCS发布《邮轮规范》,为我国后续邮轮建造提供了专门规范文件。
“爱达·魔都号”项目伊始,CCS就将其划归为优先任务之一,与业界共同开展大型邮轮技术研究。2018年,CCS牵头承担“高技术远洋客船安全返港系统设计技术研究”项目,并参与“高技术远洋客船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研究”等其他8个项目的研究工作。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签订大型邮轮建造入级审图及检验备忘录之后,CCS于2019年选派多名验船师赴海外参加邮轮技术培训,为支持国产大型邮轮建造检验打下良好基础。
随后,记者来到双燃料轮机模拟器室,这里模拟的是我国首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轮。
“海洋石油301”轮原为LNG运输船,总长184.7米,型宽28.1米,可装载3万立方米LNG。通过增加气体燃烧装置、船对船加注系统、再液化装置等关键设备及配套安保系统、消防系统、自动化系统、船体舾装等,实现了加注功能。改造后,“海洋石油301”设计加注能力达每小时1650立方米,可为大型集装箱船、双燃料矿砂船、双燃料散货船、原油船、汽车滚装船提供液化天然气燃料加注服务,是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
图2 “海洋石油301” 图源/人民网
发布于:北京市启牛配资-实盘配资平台-炒股票杠杆平台-配资操盘推荐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