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流量是长江的七倍,长度堪比尼罗,却成了桥梁工程的禁区。人类能在海上架桥、在沙漠凿隧,唯独在它面前频频退让。亚马逊河,为何连一座桥都容不下?是自然太强,还是人类不敢?
敢建的没意义,不建的才是智慧从卫星图上俯瞰,亚马逊河像一条褶皱的银带,6400公里长、年均流量达21.9万立方米每秒,丰水期更是冲上28万立方米每秒,是中国长江的七倍以上。可就是这么一条横贯南美、连接九国的超级水道,至今没有一座桥敢横跨主干河段。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不是没想过建,也不是不能建,而是——代价太高,意义太低,甚至可能是“刚建好,河就改道了”。
亚马逊不是一条乖乖顺着槽流的“安分河流”,而是一位性情多变的“水上霸主”。雨季一来,它的河道宽度能从30公里飙到48公里以上,入海口最宽处更是达到240公里,几乎相当于整个珠江三角洲的横截面。
更离谱的是,这条河并不老实地“躺”在那里——它的主河道在过去上百年中不断变换,有的地方三年两改,有的支流干脆季节性消失。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所以你要是想“像修港珠澳大桥那样”在亚马逊上搭个跨河大桥,首先得解决几个问题:地基打哪?要不要打两遍?洪水来时桥墩会不会冲走?建完后河改道怎么办?答案一个比一个不乐观。
更别提施工现场的天然难度——整个亚马逊流域覆盖着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年降水超3000毫米,洪水与泥石流频发。
想搞建设?先把几十米高的大树砍掉,再清理沼泽,再运设备,最后还得每天防止毒蛇、蚊虫、猴群和鳄鱼干扰施工。巴西工程师曾评价:“我们不是修桥,是在挑战神的怒火。”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即便把技术障碍“硬啃”下来,经济上也是严重不划算。亚马逊沿岸人口密度极低,大部分居民靠小船摆渡生活,一座几亿美元的大桥,服务对象可能连一条乡村公路的车流量都不如。
在马瑙斯市附近,亚马逊最宽处达50公里,每年水位高低差超过15米,最大流速高达5米/秒。专家称,这种水量和流速,相当于每天有三千座水库一起泄洪。面对这样的水力冲击,世界上最粗的桥墩都得反复加固,甚至随时准备“二次施工”。
而从生态角度看,桥梁建成意味着路网将随之延伸,森林将被开辟、湿地将被截断、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将被破坏。世界自然基金会曾警告,一旦亚马逊建桥成风,将有多达30%的热带雨林濒临灭绝,大量未被记录的物种可能在“人类扩张的铁蹄”下消失。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技术层面可以强攻,生态层面不容妥协——这是亚马逊的“桥梁禁令”。于是,零桥梁横跨主干道,不是技术无能,而是人类选择“知难而退”的智慧体现。
建过,赔惨了——“桥中笑柄”的乔卢特卡不是没有人“硬刚”过大自然,但失败案例比比皆是。离亚马逊不远的中美洲,有一个叫“乔卢特卡”的城市,它曾经拥有一座“全球最先进的桥梁”,却因为一场自然的反扑,成了全世界桥梁设计师的笑柄。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1996年,洪都拉斯政府与日本合作,在乔卢特卡河上建造一座抗震抗洪大桥——乔卢特卡大桥。耗资数千万美元,工程跨度大胆,结构稳固,被誉为“能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神级工程。
1998年,“米奇飓风”席卷中美洲,强风暴雨冲垮了整个洪都拉斯近九成交通设施。但奇迹发生了:这座大桥屹立不倒,桥身无损,桥墩纹丝不动。然而——乔卢特卡河改道了。
原本桥下奔腾的河流,暴雨之后偏偏绕开大桥几百米另辟新径,原地留下的,是一座跨在旱地上的桥。人们称之为“世界上最没用的大桥”。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亚马逊河每年因为泥沙淤积、水量剧变、支流分流,都会悄悄改变走向。尤其在湿季,一夜之间一条主河可能被新洪道截断,旧河床变成死水湖。你今天建好的桥,明天可能就不在河上了。
工程师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但面对亚马逊如此庞大的水系,他们能做的选择极为有限。亚马逊流域拥有超过1.5万条支流,流域面积达705万平方公里,占南美洲面积的40%。你没法预测哪个支流会膨胀,也无法准确判定哪个河段十年后还存在。
有工程师曾提出“可以修浮桥”,但亚马逊水面落差达15米,风速高、波浪大,浮桥一旦失控,将被卷入深水区,导致断桥或倾覆事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至于“修在窄的地方”也不现实。亚马逊主干段本就水势最猛,而且周围往往没有道路连接点。你要拉桥,总得有配套公路吧?可公路一进森林,就是污染、砍伐、动植物迁徙破坏,一切等于为生态灾难打开通道。
因此,乔卢特卡桥的失败不是孤例,而是“野外超级水系桥梁梦碎”的范本。在亚马逊河,不修桥是为了不重蹈“乔卢特卡式的尴尬”——建了,反成摆设,还得扛骂名。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唯一一座桥,也“险些完工不了”尽管亚马逊干流至今无桥,但人类还是在它的支流上“偷偷摸摸”地试探过一次。那就是——内格罗河大桥,一座建立在亚马逊最大支流上的“孤桥”。
2007年,巴西政府正式批准内格罗河大桥项目,全长3.6公里,连接亚马逊州首府玛瑙斯与对岸的伊兰杜巴市。按说这是一座“普通的大桥”,但建设过程却一波三折,工程事故频发,连巴西媒体都称它为“惊险一跳”。
先是水文预估严重失误:原先预计河床深30米,结果施工时发现某段超过50米,地基方案不得不临时重写;然后是洪水反复袭击,施工平台数次被冲毁,重型设备几度被卷入水中,项目被迫停工达半年。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最终,这座桥以高达6.2亿美元的代价建成,是南美最昂贵的河桥之一。而它建成后也不是畅通无阻,周边道路配套极差,车流量远低于预期,且仅服务当地人口,不具备“过境”意义。
最关键的是,这还是一座建在“相对温顺”的支流之上。倘若搬到亚马逊主干河段,工程成本至少要提升十倍以上,风险倍增,维护成本更是天文数字。
以港珠澳大桥为参照,其55公里海底隧道总造价约150亿美元;但专家估算,若在亚马逊主干道修桥,总成本或达300亿美元起跳。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不仅如此,桥梁一旦建成,就意味着常态化通车。道路、油气运输、游客、商品都会蜂拥而至,而这正是亚马逊最不想面对的“现代化冲击波”。生态学家曾指出,目前亚马逊热带雨林中仍有超百个未接触部落,一旦交通开发,文明接触将带来灭顶之灾。
正因如此,时至今日,亚马逊河依旧保持着那道“无桥的河”的传奇。它不是桥梁技术的落后标志,而是人类在自然面前罕见的一次“主动让步”。
参考资料:
亚马逊河的地理概况,亚马逊河的古老起源.腾讯网.2023-09-22
亚马逊河:历史、起源、特征等
可怕的亚马逊河,至今没有一座桥梁敢跨越它,究竟是何原因?.搜狐.2024-10-27
为什么长达6400公里的亚马逊河没有桥?
亚马逊河干流上为什么不修建桥梁?工程师:我太难了.百科.
港珠澳大桥,建成有多难?.澎湃新闻.2022-11-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启牛配资-实盘配资平台-炒股票杠杆平台-配资操盘推荐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